海口網2月19日消息(記者林韋瑋)2月18日,一位在海口市坡巷村路口賣蝦餅的阿婆,因為網友的一篇文章受到了大家在微信朋友圈的關注。阿婆的情況在網絡上被轉發后,得到了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孫新陽的高度重視,并要求給予阿婆最大的幫助和關懷。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長王忠云安排人員看望阿婆,幫助阿婆解決臨時攤位,并第一時間回信給網友。全文如下:
尊敬的“CK”網友:
您好!您在網上發的文章已拜讀,非常感謝您對海口“雙創”的關注。
我們看到您的文章后,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去坡巷村看望了阿婆,給阿婆人文上的關懷。經了解,我們知道了阿婆姓陳,在坡巷村路口擺攤已經很長時間,“雙創”開始后,城管和街道、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對她進行勸導,也出于人文關懷,沒有強行沒收全部工具,但阿婆屢勸不聽。阿婆是龍華區龍橋鎮人,有三個子女,雖然都有勞動能力但家庭并不寬裕,擺攤是她的主要經濟來源。了解到實際情況后,我們和街道、社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研究,幫助阿婆在坡巷村找到一個臨時的安置點,給阿婆的“炸餅攤”安了新家,我們還積極溝通低保和救助福利等事宜,希望給阿婆更多的人文關懷。
誠如您所言,生活在海口的每一位市民,都不希望看到弱勢人群哀怨的臉,不希望看到任何一個家庭的頂梁柱無奈的淚水。“雙創”,不只是簡單地掃掃街道、整治一下占道經營,它是一項民生工程,與幫扶關愛困難人群并不矛盾,開展“雙創”,目的就是讓城市更加美好,讓百姓更加安居樂業。
海口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,關心關愛弱勢群體已經成為海口的一種風尚,孫書記、倪市長多次批示幫助困難人群,給予他們最大的人文關懷,黨委政府部門和社會愛心組織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。相信這幾個月來,您也看到或聽說過,很多曾經每天過著“躲貓貓”日子的小攤小販也真正當起了老板,像老尤精品水果店、謝小蓮蔬菜店就是很好的例子;道客路、解放西路等很多曾經擠都擠不進去、亂哄哄的街道如今已經暢通有序;新華南清補涼、海大南門夜市都已經入店經營。
當然,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海口市委市政府也不可能一夜之間解決所有問題,讓所有的小攤小販變成老板,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包括像您說的,對弱勢人群的扶持和幫助措施,這項工作從“雙創”啟動之時就有規劃、有方案,并專門的部門循序漸進實施,這一點,市委市政府已經多次表現出最大的誠意,對此,我們和廣大市民要有信心。
“雙創”工作是一項艱巨、復雜、長期的系統工程,市委市政府提出:“雙創”任重道遠,必須以愚公移山之志攻堅克難。希望您和廣大市民對“雙創”工作中的一些尚不完善、尚不到位的地方,造成的一些不方便多理解、多包容。俗話說,眾人拾柴火焰高,相信只要大家能齊心協力,開動腦筋,就一定能消滅困難,讓椰城海口一天天朝著美好的方向改變。
再次感謝您對“雙創”工作的關心、支持,讓我們共同努力,推動我們的城市向上向善,讓我們的城市更有溫度,讓我們在這個城市生活更有自豪感、歸屬感、獲得感、幸福感!
?
?
?
相關鏈接:
浙江83歲奶奶擺攤賣早餐 五毛錢粽子23年從未漲價?
·凡注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