瓊山區攀丹社區打造公益夜市
流動攤主有了“家”
7月31日,在瓊山區國興街道攀丹公益夜市,市民游客在挑選美食。記者 蘇弼坤 攝
“我們家門口的夜市變得規范了,經常堵車的文丹路也暢通了,令人舒心又安心。”8月4日傍晚,瓊山區國興街道攀丹社區居民林大姐走進攀丹公益夜市,連連點贊。記者現場看到,夜市里,干凈整潔的攤位整齊排列,攤主熱情招呼著消費者,一派紅火熱鬧的消費景象。
固定攤位解決就業難
據了解,攀丹社區地處主城區核心,城中村多、流動人口密,夜間人流量大。過去,不少流動商販聚集在文丹路,沒有固定攤位只能“打游擊”,不僅收入無保障,還時常占道經營,為城市管理帶來難題。
攀丹社區黨委走訪發現,很多流動攤主有勞動意愿,卻苦于缺少合規平臺。針對這一情況,今年6月,在國興街道工委的牽頭下,攀丹社區依托黨建聯盟資源,協調出海南省體校空置場地,組織建設公益夜市。
為破解“就業難”與“管理散”問題,公益夜市將幫助群體定為三類群體:流動攤販、社區的特殊群體以及貧困家庭。這不僅能解決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問題,也為低收入者、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搭建就業創業平臺。
在一個多月的籌備時間里,攀丹社區制定“申請—核實—審核”流程,社區黨委挨家挨戶上門調查報名者資質,并多次召開座談會征求大家意見。“夜市籌備的一切事宜都通過民主方式進行。”攀丹社區黨委書記、居委會主任符翔介紹,社區還組織攤主走訪海大南門夜市、金盤夜市等交流學習,幫助他們選擇適合的品類,并學習相應技能。
為了充分激發夜經濟活力,在前期籌備過程中,社區對夜市產品品類進行嚴格把控,保證相同品類產品不超過3種。此外,社區還組織攤主每個月通過抽簽決定攤位位置,讓攤位位置保持流動。
統一管理激活煙火氣
7月23日,攀丹公益夜市正式開業。每當夜幕降臨,市民游客走進攀丹夜市,燒烤、炸雞、豬腳飯等美食飄香,果汁、奶茶等解暑飲品一應俱全。
符翔介紹,目前攀丹公益夜市共有68個攤位,解決了120余人次就業。在管理方面,由社區統一提供衛生、水電等服務,并為夜市配置了桌椅等公共設施。社區每晚安排人員在現場值班,幫助解決攤主遇到的問題。
不少攤主從“流動攤販”變為“合規經營者”,他們的收入也變得更加穩定。“以前推車到處跑,刮風下雨就沒法出來經營,一家人生計沒著落。”曾是流動商販的張大哥說,有了固定攤位后自己生意更穩定,還有社區黨委做后盾,幫忙解決各種問題。
如今,夜市既是特殊群體“就業港灣”,也是帶動消費的“活力引擎”,規范的攤位和商品吸引更多居民前來消費,激活了社區夜間經濟;文丹路、文丹街因經營規范能夠保持通暢整潔,實現“就業有保障、經濟有活力、管理有秩序”的多贏。符翔表示,下一步,攀丹社區將進一步優化夜市管理,擴大攤位規模,爭取讓更多特殊群體共享發展紅利,讓“小夜市”持續釋放“大民生”能量。
·凡注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