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6日上午,臺風“劍魚”過境后的三亞街頭,仍可看到路邊倒伏的樹木。但隨著災后恢復工作的不斷推進,一條條城市動脈很快被打通。在災后恢復的關鍵時刻,海口支援隊星夜馳援,在三亞一些重點路段排險清障,用汗水和熱情守護城市整潔與安寧。
8月26日,在三亞市天涯區海榆西線桶井路段,海口支援三亞工作組人員正在清理被臺風吹倒的樹木。記者 楊忠凱 攝
高效排險清障 打通城市動脈
“今天重點清理輔道,務必盡快恢復整潔!”8月26日8時,三亞市天涯區海榆西線桶井路段,海口支援三亞工作組全員整裝待發。隨著一聲令下,當天的作業拉開序幕。
這場攻堅早有鋪墊。25日上午,由海口市應急管理局、海口市城市管理局共同派出的160人支援工作組便抵達三亞,當天僅用7小時就完成海榆西線20公里路段倒伏樹木的清理,成功打通這條通往機場的交通要道。為徹底清除路障,26日凌晨,工作組又連夜調配12臺卡車、協調2臺抓斗挖掘機,全力推進該路段輔道的深度清理。
在現場,只見海口市專業森林消防隊員手持油鋸,熟練切割粗壯樹干,油鋸聲此起彼伏;環衛工人緊隨其后,合力抬運粗枝干,搬運樹枝,快速將枝干歸攏成堆;抓斗挖掘機精準作業,將枝葉批量轉運至卡車,裝滿后即刻送往垃圾轉運場;最后,環衛工人用掃帚清掃殘留碎枝落葉,一套流程高效銜接。半小時后,一處被倒伏樹木覆蓋的路面便恢復暢通整潔。
“我們特意選派有多年環衛經驗的熟手,不少人還參與過‘摩羯’臺風后的清運,上手快、效率高。”海口市城市管理局綜合協調科負責人何啟英說。
在吉陽區迎賓路,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隊的“火焰藍”同樣忙碌。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處副處長黃頌元介紹,在臺風“劍魚”來臨前,海口消防就已派隊支援,隨后又緊急調派14輛消防車、111名消防員增援。在排險的重點路段,“火焰藍”的身影忙個不停,很快,被倒伏樹木堵塞的路面變得通暢。
市民暖心點贊 雙城共克時艱
26日10時許,陽光穿透云層,氣溫不斷攀升。在吉陽區迎賓路的清障現場,消防員的臉上掛滿汗珠,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。“你們頂著高溫干活太辛苦了,快來喝點水。”三亞市民吳先生搬來兩箱礦泉水,并熱情地招呼大家喝水休息,為緊張的工作現場增添了一絲溫情。
吳先生是迎賓路附近的商戶,當天他自費購買100多箱礦泉水,開車送往各個災后恢復現場,還在自家店鋪門口設了免費領水處,專門為清障工作人員提供冷飲。“大家來幫我們恢復城市面貌,我做不了別的,只能在后勤上搭把手。”吳先生說。
在海榆西線桶井路的作業現場,市民吳莉的心情從擔憂轉為欣慰。臺風過后,一棵大樹倒在路邊電箱上,不僅導致吳莉家中停電,門口道路也被堵死。“昨天我試著搬兩根樹枝,沒一會兒就累得直喘氣。”看著救援隊員用專業工具快速清理完路面,吳莉笑著連連道謝:“終于能正常出門了,太感謝他們了!”
中午時分,三亞市天涯區工作人員萬長偉帶著礦泉水趕到桶井路清障現場,熱情招呼大家去區政府食堂用餐。“臺風過后我們人員、設備都緊缺,海口的支援解決了燃眉之急!”萬長偉動情地說。
“去年‘摩羯’臺風襲擊海口時,三亞也派出力量支援我們,這份情誼我們一直記在心里。”采訪中,這樣的話語被不斷提起。這份城市間的雙向奔赴,筑起了臺風后恢復重建的快速通道。海口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黃劍海表示,后續海口支援工作組會根據三亞市的需要,持續高效地開展清障工作,全力協助三亞盡快恢復正常秩序。
·凡注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