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2日,閏六月二十九,轉天,也就是8月23日迎來嶄新的農歷七月。專家表示,再次出現閏六月要等到11年之后的2036年。
同公歷一樣,農歷也分大月和小月,大月30天,小月29天。今年的閏六月始于公歷的7月25日,止于公歷的8月22日,月長29天,是小月。
中國天文學會會員、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,農歷設置閏月是為了協調回歸年(約365.24天)與農歷年(約354.37天)的時間差。具體采用“十九年七閏法”,即在19個回歸年中加入7個閏月,確保月份與季節相對應。
農歷閏月的設置,是根據二十四節氣來確定的。二十四節氣是將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即黃道,以15度為間隔等分為24份,又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,二者相間排列。農歷歷法規定,每個農歷月都有一個中氣,如果某個月中不包含中氣,就算作上一個月的閏月。
為何會出現沒有中氣的月份?“平均而言,一個農歷月為29.53天,小于兩個中氣之間的間隔時間(平均約為30.43天),這樣循環累計下來必然會出現只有節氣沒有中氣的月份。”楊婧解釋說。
今年7月22日(農歷六月二十八),是中氣大暑,下一個中氣處暑在8月23日(農歷七月初一),這當中的7月25日至8月22日的農歷月中只有一個節氣立秋,沒有中氣,所以這個農歷月就定為閏月。因為上一個月是農歷六月,所以這個閏月就稱為閏六月。
楊婧表示,閏月現象每隔2年至3年就會出現一次。下一個有閏月的年份是2028年,是閏五月,再次出現閏六月則在2036年。
8月23日不僅是處暑節氣,也是農歷七月的開始,這個農歷月里有一個中國傳統節日——七夕節,是傳說中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,其對應的公歷日期是8月29日。
“2024年沒有閏月,七夕節對應的公歷日期是8月10日,而閏六月的出現導致今年七夕節對應的公歷日期比去年推遲了19天。”楊婧說。
·凡注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26.com